• 元宇宙:本站分享元宇宙相关资讯,资讯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平台立场无关,仅供参考.

《马丁法案》剑指币圈?

  • 2025年4月11日 08:01

上周(3月24日),为了终止被调查,GalaxyDigital同意向执法机构支付2亿美元和解金。其实,2亿美元就是罚金,是让纽约州总检察长不再调查的对价。

我本来想这一周好好来跟大家讲一下,Galaxy是如何利用Luna拉高出货欺诈他的粉丝的?因为我看了纽约总检察长办公室的文件,里面对Galaxy如何一边拉高(Pump),一边出货(Dump)的调查那是相当的仔细。

先讲一个细节,文件中详细讲述了MikeNovogratz,也就是Galaxy的CEO,如何用纹身来拉高Luna的。

2021年12月24日,Novogratz再发推特,说Luna已达到100美元,他将用一个炫酷的纹身来纪念这一时刻。至于怎么纹?正在寻找灵感(见下图)。

但是,他的帖子里面对于卖出Luna的事情却只字不提。

怎么样?是不是很震撼?!

一个人可以如此言行不一,也真是少见,为了钱那真是不择手段啊。还有比这个更恶劣的手法,我们以后慢慢讲。

今天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大问题。

Galaxy到底冤不冤?Novogratz到底骗没骗?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我也觉得很奇怪,但是有那么多KOL在为Novogratz喊冤,又是为什么呢?1.KOL为Galaxy喊冤

GalaxyDigital为终止调查支付2亿美元,这在加密圈子里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来了众多知名KOL的强烈不满。很多人在推特和播客里情绪激昂地表达对Novogratz的同情与支持,甚至有人认为这起案件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司法绑架”。

影响最大的喊冤,来自SkyBridgeCapital创始人安东尼·斯卡拉穆奇(AnthonyScaramucci)。

他说纽约州用一条过于宽泛的法律——马丁法案(MartinAct),根本不需要证明被告的欺诈意图,就能让企业屈服付钱了事。言辞犀利,一针见血。这条推文一夜之间收获了上千次转发和点赞,迅速在加密社群发酵。

看来,所有质疑的焦点都在——马丁法案——这条法律上,是因为这条法律给了总检察长特权无需证明被告的欺诈意图,是因为这条法律Galaxy才不得不支付2亿美元“勒索款”。

那么,Scaramucci所说的《马丁法案》到底是什么呢?2.马丁法案(Martin Act)

要理解GalaxyDigital为什么甘愿支付2亿美元“和解金”,我们必须先搞清楚Scaramucci口中这把“司法霸凌”利器——马丁法案(MartinAct)的来龙去脉。

这是一部诞生于1921年、被誉为“华尔街最严厉武器”的法律。如今,它正在加密圈子里掀起轩然大波。2.1《马丁法案》为什么是最严厉的?

3.《马丁法案》发威

如果说法律也像人一样有性格,《马丁法案》无疑是个极具攻击性和执行力的狠角色。虽然诞生于百年前,但直到本世纪初,它才真正大展身手,掀起华尔街的一次又一次风暴,其中以美林证券案、十大投行全球和解案和特朗普集团案最为瞩目。3.1美林证券案:华尔街“大空头”的倒下

LjWGmZj661SdX0ZkqNsNID6wCV54rzq3lv2s5xSl.png

2003年,斯皮策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大投行的分析部门普遍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他们的分析师为了争取投行业务,普遍夸大推荐股票的前景,甚至明知股票质量低下,却依旧怂恿散户买入。

例如,当时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Meeker)曾高度推荐一家名为Drugstore.com的科技公司股票,导致大量投资者跟进。但在内部邮件中,她却私下对同事表示,这家公司前景不佳,“根本不值得投资”。这一言论后来被斯皮策团队披露,引发公众极大愤怒。

凭借《马丁法案》,斯皮策迅速对这些顶级投行展开了毫不留情的调查。最终,华尔街十大投行不得不集体认输,2003年与监管机构达成“全球和解”,总额高达14亿美元。

具体罚金中,高盛支付了1.1亿美元,美林证券再罚2亿美元,摩根士丹利也支付了1.25亿美元。投行们不仅被迫支付巨额罚金,还同意严格改革其分析部门与投行业务之间的“防火墙”,以杜绝未来的利益冲突。

这一案件,被称为“华尔街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和解协议”,也是《马丁法案》威力的巅峰之作。从此以后,投行分析师与投行业务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华尔街一道无法逾越的红线,整个金融行业至今仍心有余悸。3.3特朗普集团案:即使是前总统,也难逃《马丁法案》的制裁

9knTzCF6d97hWrqAnK06rx1RHoJXuaYq4NTeeLgy.png

第二种是操纵市场的“Pump&Dump”(拉高出货)手法。

GalaxyDigital涉及的Luna就是一个典型例子,Novogratz一边在推特等社交媒体疯狂造势,将Luna打造成“下一代稳定币之王”,一边却悄悄出货,最终让散户接盘惨烈下跌。这种手法已被业内广泛使用,据CoinGecko2023年的数据,超过60%的新兴Crypto在上线后90天内就出现暴跌,其中相当部分背后都有明显的市场操纵痕迹。

第三种则是披着科技外衣的庞氏*骗*局。

最著名的莫过于崩塌的Terra/Luna和FTX案件。Terra创始人DoKwon通过Anchor协议承诺高达20%的年收益,短短一年内吸纳了超过600亿美元的资金。然而,这种收益本质上就是庞氏*骗*局,新投资者的钱被用来支付老投资者的收益,一旦资金链断裂,整个生态立刻崩盘,导致数百万投资者血本无归。FTX更加荒诞,创始人SamBankman-Fried在媒体镜头前是慈善明星,背后却用客户的资金支持AlamedaResearch的投机活动,最终320亿美元市值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除了这些重大案件,散户投资者更时刻面临钓鱼攻击、黑客入侵和内幕交易的威胁。PeckShield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Cryptohackstop$1.6BinQ12025—PeckShield 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加密平台黑客攻击损失达16.3亿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7.06亿美元增长131%,涉及超过60次攻击。

攻击方式多样,有的黑客盗取私钥,有的伪造智能合约,甚至出现项目方自盗(exitscam)的情况,混乱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虽然,这些黑客攻击事件是《马丁法案》以及纽约总检察长管不了的,但是,你我应该知道,也正是因为这些攻击阻止了更多人去尝试去中心化金融。黑客攻击,毫无疑问是犯罪,而且是有组织的犯罪,有的甚至是国家犯罪,改天我们专门讲。4.2加密市场为什么这么乱?

加密市场的乱象,并非凭空而生,而是根植于一系列深层次的制度性、技术性和文化性因素交织而成的土壤之中。

首先是监管真空。

过去十年,加密市场以超出监管机构想象的速度狂奔,而监管机构则反应迟缓,以至于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骗子、投机者与冒险家们野蛮生长。比如,美国SEC和CFTC在如何界定Bitcoin、Ethereum乃至各类山寨币的问题上长期争执不下,导致市场始终处于法律边缘地带。2022年底,FTX崩盘时,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PatrickMcHenry感叹:我们对监管加密市场行动迟缓,才让FTX这样的*骗*局得以成长壮大。

JH4PPffI8e37xUDHMsqr9EQUx7ztYPDfa6D7OHH8.png

此外,还有去中心化意识形态的误用。

加密市场天生具有强烈的反权威性,提倡去中心化本来是为了创造更公平的金融环境,却被大量不法分子利用,故意规避监管、逃避法律责任。DeFi平台经常以“去中心化”为名,不提供任何项目方信息,更不接受审计,以至于当用户资产被黑客盗取时,项目方不仅不赔偿,甚至还公开表示“去中心化就是用户自负风险”。这种滥用去中心化的现象大大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最后,缺乏行业自律与内部监管机制也加剧了乱象。

传统金融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形成了严格的自律机制与合规文化,而加密市场则完全相反。甚至头部交易所Binance和Coinbase也时常被曝出违规操作、内幕交易等问题。2023年11月,币安及其CEO赵长鹏承认*洗*钱和制裁违规,支付超40亿美元罚款(DOJ公告)。

2oOKobr9s2UBd2otjhfQygg1WdQisrjhJJED2qff.png

正是在这种乱象频生的背景下,美国各州陆续出台了最早的证券监管法律,即所谓的“蓝天法”(BlueSkyLaws),《马丁法案》正是其中的代表性法案。它诞生于1921年纽约州金融市场最混乱、欺诈事件最多发的时期,其初衷就是保护普通投资者免受各种证券*骗*局的伤害。

《马丁法案》的严厉性和震慑性,很快就在纽约州显现出效果。它对证券发行人和经纪公司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对虚假宣传、误导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在20世纪20-30年代,《马丁法案》帮助纽约州迅速遏制了猖獗的证券欺诈行为。通过对几起典型案件(如虚假石油公司案、地产*骗*局案)的快速、严厉处理,市场的欺诈行为迅速减少,纽约证券市场逐渐恢复秩序。

1934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并颁布了《证券交易法》(SecuritiesExchangeActof1934),吸取了包括《马丁法案》在内的蓝天法经验,进一步在联邦层面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管。正是在这样的强力监管下,美国证券市场才逐步成为全球最规范、最具流动性和公信力的金融市场。

如今,加密市场正处于与20世纪初证券市场类似的野蛮生长期,每天会有5.6万个新的Crypto诞生,总数更是高达1324万。它既充满了创新活力,又遍布着无数隐患和*骗*局。今天的加密市场,如同当年的华尔街一样,迫切需要一场“严厉的监管风暴”,才能结束野蛮生长,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的确,《马丁法案》或许带有一丝“杀错勿纵”的严厉,它低举证门槛、高惩罚力度的特征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但历史也告诉我们,真正的公平市场,必须建立在强大法律震慑的基础上。对那些肆意践踏法律与规则的人,只有严厉的惩罚才足以让市场恢复秩序,让普通投资者的信心重建。

加密市场当前的混乱格局,与股票市场初期的野蛮生长如出一辙。以史为鉴,我们应当珍惜《马丁法案》这把百年利剑,它对加密市场的规范作用,远比暂时的“痛感”更加重要。结语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以惊人的方式押韵。一百年前,《马丁法案》诞生于混乱的华尔街;一百年后,它正在被召唤,以拯救如今泥沙俱下的加密市场。

有人说:“监管是创新的敌人”,但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监管的创新,终将沦为骗子的狂欢。”华尔街之所以能够繁荣至今,不是因为缺少自由,而是因为它背后一直站着一把锋利的法律之剑。

金融世界,没有敬畏,就没有安全;没有监管,就没有未来。《马丁法案》之剑虽然锋利,但它斩断的不是创新之路,而是欺诈与贪婪。法律从不阻碍真正的创新,它只会扫清那些伪装成创新的*骗*局。

真正有价值的自由市场,不会恐惧法律的利剑。

虽然,《马丁法案》不是万能的,但在失控的加密市场,它就是一把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剑——不完美,却必须握紧。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