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 2021 年国际热词,2021 年甚至被称为「元宇宙元年」。2022 年,元宇宙从概念转向产业落地,资本涌入、巨头入场,初创公司纷纷崛起,市场赋予元宇宙与其名称一样诱人遐想的空间。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市场规模在 2024 年将达到 8 千亿美元,普华永道也预计元宇宙市场规模在 2030年将达到 1.5 万亿美元。中国信通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39.2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达 38.6%,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将会维持年均约 9%的增速,到 2025 年规模将超过 60万亿元。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数字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元宇宙概念的兴起让这一改变更加深刻。与此同时,我国元宇宙数字化人才短缺且断层,呈现出供需严重不匹配的现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在元宇宙成为趋势的当下,数字化人才供给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是元宇宙领域的一大挑战,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思考方向。
马克·扎克伯格在 Facebook 更名为 Meta 时曾表示,在未来十年内,元宇宙将有 10亿用户,拥有数千亿美元的数字商务,并为数百万创作者和开发者提供工作岗位。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企业迅速「招兵买马」,国外甚至已经频频出现「挖墙脚」等人才竞争行为。国内多家公司也在积极发布元宇宙相关人才招聘信息,招聘市场涌现了大量高薪岗位,部分岗位年薪甚至超过百万。
根据2022年新浪VR和猎聘发布的《元宇宙人才发展白皮书》,2019 至 2021 年,元宇宙领域新发职位数持续增长,在元宇宙概念爆发的 2021 年增幅达到 37.07%。
图1 元宇宙领域新发职位数同比较增长
(来源:《元宇宙人才发展白皮书》)
从薪酬水平来看,2018 至 2021 年,元宇宙领域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和新发职位招聘平均年薪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2021 年元宇宙领域新发职位招聘平均年薪为 27.4 万元,高于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23.89 万元)。
图2 近几年元宇宙领域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
(来源:《元宇宙人才发展白皮书》)
图3 近几年元宇宙领域新发职位招聘平均年薪
(来源:《元宇宙人才发展白皮书》)
尽管招聘市场火热,但子弥实验室执行副主任胡显刚向多鲸表示,当前尚未形成「人才争夺战」的局面。一方面,经济大环境不景气,而元宇宙离普及还很遥远,存在太多不确定性,目前企业可能还不会为此付出过高成本。另一方面,元宇宙数字化人才的相关岗位招聘只是被冠以元宇宙之名,相应的岗位需求与之前并无太大变化。
何为元宇宙数字化人才?当前关于元宇宙数字化人才的定义,行业并无统一定论。胡显刚作为研究多年的行业人士,他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将元宇宙数字化人才分为架构师和工程师两类。元宇宙架构师是兼具理论基础与美学灵感的艺术家,通常来自于八大美院这类高校的美术学院、雕塑学院、建筑学院等,他们能够勾勒出一个超现实的更美好的世界。元宇宙工程师则是掌握工具技术的「蓝领工人」,通常来自于高职甚至中职院校,他们能够根据设计蓝图具体建造元宇宙空间。
火星时代教育职业发展总监于红岩向多鲸表示,目前元宇宙本身还处在襁褓之中,领域内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还在探索,并随着元宇宙的各发展阶段还要不断调整。目前就火星时代教育培养的元宇宙引擎开发、3D 建模设计、交互设计、视频及美术设计等人才而言,实践中最大的难题是相关技术技能难度大,对教学能力要求高,培养周期较长。
一面是火热的元宇宙人才招聘市场,另一面是未被行业界定的元宇宙数字化人才。无论是哪一面,归根结底,我国元宇宙数字化人才仍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能力素质模型与产业实际需求不匹配。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 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将元宇宙产业划分为场景内容入口、前端设备平台、底层技术支撑三个部分。从软件、硬件,到服务、内容,元宇宙涉及多元化的岗位方向和人才素质需求。胡显刚向多鲸表示,元宇宙数字化人才需要兼具偏左脑的编程思维和偏右脑的创意思维,甚至具备业务专家特质,但现有元宇宙数字化人才培养水平较低且缺乏战略眼光,制约了人才技能提升和素质全面发展,不能满足产业实际需要,因此也造成当前元宇宙领域存在「有岗无人」现象。
二是数字化人才储备量不足,难以匹配市场的需求,元宇宙数字化人才更是供不应求。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 1100万,伴随全行业的数字化推进,需要引入大量的数字化人才,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续放大。万宝盛华《2021 年人才短缺报告》调查显示,信息技术和数据类人才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短缺人才。在人才储备不足和需求爆发增长的背景下,元宇宙数字化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
三是元宇宙数字化人才供给存在区域性分布、产业分布、梯队分布、岗位分布上的失衡。胡显刚向多鲸表示,元宇宙数字化人才供给在南北方存在巨大差异。在中国的南方,尤其是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硬件和内容上产业基础较之北方要更为扎实,加上政府重视,元宇宙在南方的活跃程度明显超过了北方。从产业分布看,数字化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并且长期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的趋势仍在加剧,存在产业分布不均衡问题。从梯队分布看,我国数字化人才队伍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没有形成健康的梯队型人才储备结构。从岗位分布看,清华大学和 LinkedIn《全球数字人才发展年度报(2020)》指出,95%的数字化人才供给集中在研发和运营环节,呈现出岗位分布失衡的现象。
行业对当前数字化人才紧缺和未来元宇宙人才缺口表现出了高度的敏感性,各路玩家纷纷下场布局相关人才培训。目前,参与元宇宙数字化人才培养的主体主要有高校、互联网企业、职业教育机构三类。
表 1 部分元宇宙数字化人才培养参与者,不完全统计
在元宇宙数字化人才培养赛道上,不同类型主体机构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方式有所不同。高校通常是建设元宇宙人才研究院;互联网企业通常通过推出与元宇宙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引入大量人才;职业教育机构通常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联动培养元宇宙数字化人才。
不过,胡显刚对所谓「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元宇宙数字化人才培养持警惕态度。他表示,一方面,很多企业并未想通如何将元宇宙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另一方面,第一批元宇宙通用人才尚未毕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培养方案能否真正为企业赋能还有待检验。「很多学校是否想好了如何跟企业合作?因为跟企业合作是第二步,第一步是要先把课程理顺,先培养第一代元宇宙数字化人才。」
他进一步指出,企业真正需要和学校合作的是虚拟实训。如果说过去一个毕业生在岗位上工作三个月才能熟练,那么经过学校的虚拟实训后可能到岗三天就上手了。就好比飞行员在真正上天之前需要在模拟仓里飞行很长时间,现在的情况是「连建造模拟仓的人都还没培养出来」。所以接下来,未来随着产业应用的深入,元宇宙工程师作为搭建虚拟实训空间的建筑队、施工队,人才会大量涌现,而科班出身的元宇宙架构师也可以成为元宇宙工程师的老师。
胡显刚提到当前最为可取的人才培养方式是通过高职院校搭建「元宇宙产业学院」。由于元宇宙数字化人才没有通用的培养方案,因此需要借助科研力量,推进学科交叉、交叉科学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再与行业进行接轨、落地。2021 年12 月,国内首个元宇宙研究院——广州黄埔元宇宙研究院成立,子弥实验室正是创始单位之一,胡显刚同时任职研究院的执行副院长。胡显刚向多鲸透露,预计今年 9 月,研究院会联合知名美院、高职院校推出国内的第一个元宇宙实验班,计划招生 50—100名。
据介绍,广州黄埔元宇宙研究院和子弥实验室在元宇宙数字化人才培养上主要进行了三项探索。一是推出了《图说元宇宙》《设计元宇宙》等图书,详细解读元宇宙的技术、产业,对未来元宇宙的发展进行论述,目前该系列图书已入选部分高校硕士生教材。二是做了一套轻量级的元宇宙平台,学生即便不学习编程,也可以使用平台中现成的工具和模型快速建造元宇宙超现实空间。三是为一些高职院校定制了轻量化的元宇宙设备,方便教学使用。
尽管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元宇宙相关产业广阔的前景已经毋庸置疑,元宇宙数字化人才培养领域同样蕴藏着大量机遇。
一方面,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和元宇宙人才培养。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大篇幅提到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2022 年,首部针对数字经济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我国数字经济作出了体系化设计以及整体化布局,「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虽未直接提及元宇宙,但文件涉及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重点产业绝大部分正是元宇宙相关的技术范畴。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了元宇宙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希望能抢先占领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
表 2 部分地区支持元宇宙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被疫情引爆,元宇宙数字化人才需求持续扩大。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0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 7.5 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 19.1%,数字产业持续优化升级;同时,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达 8.9%、21.0%和 40.7%,同比增长0.7、1.5 和 2.9 个百分点,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与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对人才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全球数字人才发展年度报告(2020)》显示,相比传统 ICT 行业,数字人才已经在非 ICT 行业占据了更高的比例,主要集中在制造、金融、消费品、公司服务四大行业。而元宇宙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激发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创造,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工作岗位。《2021 年中国新兴职位趋势报告》指出,自带数字化基因的职位成为中国新兴职位产生的重要趋势。
机会当前,对于元宇宙数字化人才培养赛道选手来说,想要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总体上行业普遍渴望复合型人才。元宇宙本身并不是新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延伸、交叉、融合,所以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元宇宙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数字化技能」,包括数字工具应用能力、数据价值分析与应用能力、数字创新能力等等。另一方面,兼顾数字技术与人文艺术两方面能力的复合型跨界人才受到业内追捧。正如元宇宙产业所呈现出的,它可以广泛结合游戏、社交、体育、旅游等各类实体行业,这就需要元宇宙人才既懂技术又懂艺术,未来这一趋势可能还会更明显。
二是目前还不存在一套成熟的元宇宙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本身就有一个周期,而应用场景落地也有个试错的过程,所以元宇宙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问题需要时间去解决。有意思的是,在行业还没有考虑清楚应当如何培养元宇宙人才时,一些头部人才已经自动将过剩的精力投入元宇宙相关创作。比如胡显刚提到今年很多高校学生的毕业作品都与元宇宙相关,这在以往是没有的。因此,与其急于开展培训,已经身处或想要进入元宇宙领域的企业或许应当先考虑如何承接人才的「元宇宙热情」。
三是对于高校院所和教培机构来说,当务之急是完善自身建设。胡显刚认为,未来元宇宙领域的职业教育有两波机会,第一波机会是近两三年培养一批元宇宙工程师,他们将是元宇宙的第一代人才;第二波机会是由这些元宇宙工程师对其他专业进行升级,主要是搭建元宇宙虚拟空间,通过虚拟实训为企业培养人才。但无论是哪类机构,只有先理顺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平台设备等基本事项,才能更好地抓住机会。
部分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我国数字化人才短缺的问题成因及建议》,作者:张琳 王李祥 胡燕妮
【热点追踪】元宇宙风口下,虚拟形象社交 App下载量在两年内翻了三倍
天风证券首席分析师孔蓉:元宇宙有哪些新机会?
文章转发自Metaverse元宇宙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