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游戏产业都在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AR、VR、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注入也在不断推动游戏行业的创新,为大家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为此,游戏公司需要更好地衔接游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游戏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合作伙伴。
本篇内容精选自2021 Facebook游戏出海峰会,邀请到了大观资本创始合伙人韦海军、梦加网络科技总经理Joey来聊谈谈他们对游戏行业生态圈新趋势的看法。下面赶紧步入正题吧~
Q:如果我们要设计一款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这包括了财务上的投入,也包括了人力的成本等。同时,在另一个维度上,我们也看到市场本身的竞争在变得更加激烈,一款游戏要想成功绝非易事。您如何看待这种产出和投入的对比趋势呢?
韦:我和大家看待游戏的角度不太一样。因为我投资的是出海游戏,大观内部会把游戏分成三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游戏投入度也不一样。对此你有可能有所预设,比如重度游戏就是其中一个细分领域。在我们看来,它确实制作成本很高,起点也很高,需要投入很多的资源。我们观察到的第二种就是独立游戏,尤其像在Steam平台上发行的游戏。第三种就是超休闲游戏,这是有流量的游戏出海企业最容易做、或者说最容易进行创新的游戏类型。
就像前面说的,这三种类型的游戏实际上需要不同程度的投入。第一种,重度游戏肯定投入很高,门槛也很高,需要企业潜心研究,有时可能面临投入了很多的钱却不一定有很好的回报的局面,这是需要考验专业度的。我个人认为创业者更适合给出这一点的答案。
第二种就是独立游戏,这其实是我们最近几年来开始关注的一个细分领域。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真正的爱好者在这这种游戏。我觉得在资本或人力的投入之外,我更看重的就是他们在这个项目上的心力投入。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对产业的热爱度有多少?你对这个细分领域的热爱度有多少?还有你过去积累的程度是什么样?我挺看重这一点。
第三种是超休闲游戏。我觉得现在属于一个探索期。因为我们投过一些超休闲游戏,我原来在猎豹的时候,从《别踩白块儿》开始就关注到现在的文字游戏等等。你会发现,在这个领域里面,其实对创意、创新的要求会很高,这是第一点。我认为,想要有创意、做创新的东西,你就要更多地去了解你的用户。除此之外,可能需要对商业化有深刻的理解。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大观有句话叫“将心注入”。我可能讲的一些是非产业规律的东西,我自己感觉最重要的可能还是用心程度。因为游戏产业实际上离钱比较近,大家能不能耐心下来做真正的好作品,这是我所认为的一个巨大挑战。隐藏的另一个挑战是什么?游戏是一个强文化背景的产品,你对整个文化基调的用户的心态的理解是不是很深?这一点也很很重要。因为游戏产业谈钱的比较多,但是谈产品和质量的、往深里走的,可能相对来说少一点。我觉得这是一个认知上的挑战。
Joey:我们有大约 350 名员工,在中国算是中小体量的公司。其实我的第一个感觉是,从去年到今年,生存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作为中小公司来讲,我们明确地意识到,以前的那个人才分散的时代过去了,接下来人才是往两头分流,大公司一定是垄断越来越多的、顶级的人才,对于中小公司来讲,我们的生存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我们如何去利用还剩下的资源,确实是一个大的课题。
在这个问题上,首先,中小公司还是要做好细分市场和细分品类,找准“立命资本”这样一种项目类型。无论是刚才提到的SLG类型的产品,还是模拟类的,比如RPG类的产品,其实都不一定是要跟大厂去争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些题材、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些市场。我们可能会更多从一些比较边缘的,相对来说本地化难度比较高的一些市场上面来做切入。比如说我们的产品经常会选择俄罗斯市场或者土耳其市场的一些文化及当地的需求来立项。这种策略,你想叫剑走偏锋也好,叫差异化竞争也好,这就是我们接下来会去贯彻的一个策略。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之一还是人才,像我刚才说的人才往大厂流动的趋势。原来可能有A类人才加上B类人才的开发方式,我们要逐渐转移成少数的A类人才加上C类人才的开发方式。这就更需要我们自己做好内部培训工作,我们可能得用毕业生或行业经验没有那么丰富的人,然后我们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带着他们走向职业的过程。现在的情况就是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跟大厂区竞争最广泛的A类人才和B类人才。这里就涉及到了立项的一些思路,我们要明晰这样的人才能做什么这样的产品,再围绕这样的人才特点来立项。
不过,就算是我们自己内部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但确实我们已经有意向去培养新人、去拉自己内部的培训系统、去拉更多的人进入游戏行业,并且传授他们开发技巧,而不仅仅只是在原来的人才池里面去抢人才。这是我们的一些应对策略。
Q:在你们想要去拓展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你们还是会遇到刚才提到的那些困难和挑战对吗?其中最大的挑战除了刚才提到的人才方面的问题,还有其他比如说资金、好的游戏创意等可以分享吗?
Joey:除去人才以外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项目方向,我们称之为“立项定生死”。到底做什么类型的产品,在什么类型的产品里面有机会,这个过程其实特别需要有一套方法论,以及一套测试方法的。比如说我们以SLG产品为例,本来大家觉得它是细分产品,是更niche的一个种类,实际上所有大厂现在都在进入这个品类,因为它特别的长线,大家都希望自己有一款长线的产品。所以,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这个品类已经不是红海,我们叫“血海”。无论是获客成本、运营的难度亦或是测试的门槛都非常非常高。
那对于中小厂来讲,我们可能就没办法一直做这种需要高门槛的、高测试门槛的产品,如果说SLG产品这种中国公司的传统强项我们没法做了,那我们还能做什么品类呢?是match-3消除类的呢,还是说是类似于RPG卡牌呢,还是其他的Casino?所以立项也是我们最大的挑战。对一家公司来讲,到底做什么产品也许是关乎到未来生存最重要的一个出发点,所以说,我相信所有公司都会碰到的挑战,一个是人才,另外一个是如何立项。
Q:现在在行业内,是否已经有这种较成熟、成型的方法论和体系可以支持和帮助游戏团队,在立项的过程当中有找到更好的着力点,或是更好地评估潜力?
Joey:从项目测试的角度来看,有两个东西是可以在项目早期就知道结果的。一个是题材,还有一个是gameplay,这两个东西都可以靠比较小的可玩模型去得知结果。比如题材,我们可以先做,整个的广告素材,做出来很漂亮的视频或图片后再我再借助Facebook这样的优秀平台先去跑测试。
如果它在点击率和转化率这些数据上面明显比你的基准要好,那你就知道这样一个题材是玩家可能会喜欢的,这就是潜力。这样的话,至少我们一开始就可以有一系列的题材来选择,你可以通过这些选择去对比,挑出最优的一个,这样就不会盲目地说“我喜欢哪个我就做哪个”。这是有关题材方面的选择。我们在Gameplay(游戏玩法)的部分就比较像Supercell的做法了,他们一般都有一个叫做minimum valuable product(最小价值产品),MVP模型,意思就是把你的游戏最好玩的地方做成一个关卡,或是只做一个简单的对战,靠这样一个对战你就可以从原来的游戏玩家里面可以招募测试玩家,靠他们对core gameplay的反馈,你就会知道这个游戏的core gameplay好不好玩,对游戏开发者而言,也能大概知道这个游戏有没有潜力。
不过,这种MVP方式或者玩法创新是非常困难的,比主题创新要困难得多,因为你即使克服了gameplay上的困难,也依然要面对变现,就是商业化这方面的挑战,所以会比题材更难一点。但我们一直说“test earlier, kill it earlier”,就是尽早撤,尽早干掉它就对。这是我们可以分享的一个经验。
韦:我们能跟创业者做的就是共同成长,叫“将心注入、陪伴成长”。在大观,我自己的规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就是,没有投资之前,我们首先会在选项目的阶段,我们就会把所谓的“投后投前化”,这是很重要的。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一旦投资确认了投资,打完款,双方合作起来,在第一个部分里“投后投前化”的这个部分中,我们有一个很核心的原则是,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我们不对创业者做这个更多的干涉,我们知道有些不适合我们的创业者不是因为他们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自身的能力的问题。
第二个我们在选创业者的时候,就在整个游戏文娱出海领域里,我们会关注什么呢?第一,我们会关注创业者本身、创业团队本身;第二,我们会关注细分赛道;第三,我们会关注核心资源。
创业者本身指的是什么?比如在重度游戏领域,我认为大观老老实实地学习和跟随目前现有的一线游戏厂家的步伐就行了。我们并不会比人家优秀多少,而且人家都是我们的老师。在独立游戏赛道,我们对团队的要求是,需要他有真正的沉淀、积累,并且需要他是真的热爱游戏产业的,他们“眼里冒光”的,就我们自己看他真的是“将心注入”的。在超休闲类领域,我们会选择一群年轻的创业者,他们的方法论和创新能力很强,同时他们又是面向未来的,这一部分是我们自己在选择创业者时很重视的。
第二个是关于细分领域,我刚才也讲了:重度游戏、独立游戏和超休闲游戏。
第三是核心资源。在游戏领域,因为大家就游戏产业论游戏,大观可能因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背景的原因,我们会站到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大观在过去,尤其今年我们很关注网文出海,我们认为IP很重要,我们也关注动画、动漫等等。这个领域里,我们会往上游走,我们认为IP资源是很核心的资源,这是投前的,大概是这样的。
投前我们还会做一件事,就是去做一些生态上的事情,重点就是让创业者帮助创业者。我们自己也有一个出海圈里面比较熟悉的人组建的创业同学会,每一期会有小范围的二三十个创业者,他们互相之间有一些交流,有一些自己关心的话题。做这件事情跟大观的价值观有关系,我们认为在创业的路径上,为什么叫创业者帮助创业者?因为在创业时面临的人才问题、发展的问题、商业模式的问题,或是最后融资的问题,其实都有同业前辈来去做。
我们做这个生态的时候也会向重点公司,比如说Meta这样的公司我们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其实在整个产业里面,你们的方法论、你们对整个的商业模式的研究,对投放、对变现等方面的把握都是非常专业的,甚至你们在全球市场、不同市场里面的经验和资源也都是最好的,我们就会重点提示创业者,应该在这个阶段跟Meta这样的公司去多交流。“投后投前化”,我们大概就做了这些事情。
等到我们一旦投资之后,我们就比较克制了。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不要打扰创业者。创业,我们投了以后我们是在陪伴成长,我们并不是真的控制和拥有这个团队。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不会超越地去做事情。我们这样叫“招之即来”,没事不打扰人家。如果对方创业团队对我们有需求的话,我们会真正地“将心注入,陪伴成长”。
本次炉边会谈的完整视频已经更新在Facebook游戏出海峰会主页上啦,立即前往观看~
*演讲内容中所提到的解决方案和资料,欢迎通过您的代理商索取
文章转发自游戏茶馆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